【雙魚之論】
這篇貼文很深的觀察到出身 vs. 選擇。出身既然無法改變,那就不要刻意改變—急切於改變,會出事的,因為會選擇一些奇怪的手段。
人家說,作自己就好,這是除了做自己,自己也無法過別人的樣子和生活。但這是原則論,真正的考驗在面臨抉擇的那一瞬間,實際上做什麼抉擇。
這也是為何所有道德、哲學、宗教都強調:戒、律,及聖戰—文字很簡單,但實踐很困難。
人必須經歷一場一場的抉擇,最後才能面對自己,而理解和體會這個自己和每個自己,其實並無差別。
呂布的命運:出身與選擇之間的修羅場 李忠憲
那一天和李中志教授吃飯,解答我心中的一個疑問:為什麼他當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NATPA)會長的時候,2015 年頒發的第一屆「廖述宗教授紀念獎」,同時頒給了史明和黃國昌?
這兩個人,即使放在當時,也感覺很奇怪。李教授說,頒給黃國昌,是因為肯定他在 2014 年太陽花運動中的領導角色;頒給史明,則是對他畢生為台灣獨立的奉獻致敬。這麼做,是希望用光環鼓勵年輕人,給他們空間去發展。
沒想到,這個獎項在 2024 年 5 月 30 日被
NATPA 正式撤銷。李教授一開始覺得沒有必要撤銷,意義不大,也沒打算追討 1 萬美金獎金。但看到黃國昌後來針對此事的種種反應,他反而覺得這個撤銷是對的。
對我來說,這一個撤銷,形同把黃國昌從台派正式除名。許多長期支持台派的朋友,也因此重新調整了對他的態度。
前兩天看到黃國昌對韓國瑜九十度鞠躬的畫面,讓我感慨良多。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反過來也是一樣。
最近有人寫了一篇文章,說朱立倫和賴清德最大的差別,是出身與選擇——我覺得很中肯。出身無法改變,但選擇決定了你最後能走到哪裡。
如果黃國昌有蔣萬安那樣的出身,他的人生會需要走到今天這步嗎?需要為了名利活下去,為了站在權力旁邊,必須向韓國瑜九十度鞠躬嗎?
想起我以前寫過的:柯文哲其實是想當連勝文那樣的人,可惜他出身不好,只好靠奸詐、欺騙,甚至貪污,把自己變成另一個連勝文,好有一天可以住進帝寶豪宅。
韓國瑜說黃國昌是呂布。呂布勇猛,但選擇錯誤,反覆無常,最終身首異處。呂布若有曹操之謀,關羽之義,或馬超之根基,未必落得如此下場。可惜出身與選擇之間,始終是人生最殘酷的修羅場。
歷史與權力場裡,出身決定了起跑點,選擇決定了終點。
人總以為自己能憑勇武或才華逆天改命,但若沒有面對自己的限制、看清自己的位置,
光環終究只是曇花一現。
呂布之所以是呂布,不只是背叛或反覆,
而是他始終未曾問過:在這樣的出身裡,還能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才能留住自己?
在現實的修羅場裡,能夠保住初心,比揮舞方天畫戟更難。
最後,我們都是困在出身與選擇之間的凡人。
也許沒有曹操之謀,沒有關羽之義,更沒有馬超之根基,
但至少該學會對得起自己。
因為,真正殘酷的不是被別人除名,
而是有一天你發現,你早已把自己除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