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04-05

官官相護:釐清政治責任那麼難嗎 蘋論 20200405

4/6新聞:觀光局長降調參事。但作為主角的主秘呢?他才是重點吧!
【縛雞之見】
文章倒數第二段說出了觀光局長的不凡經歷。相信,主秘也應該不多讓才是。

這解釋了:為何觀光局主秘這種嚴重危害疫情、妨礙調查(疫情調查與行政調查),僅僅記過調職而已?而不是考績丁等
「總共只牽涉一個手掌數得完的人,還要大費周章調查了半天還查不出所以然,這說明了什麼?」

如果,酒駕列入汰除
林佳龍如何立威?此其時!


釐清政治責任那麼難嗎    蘋論 20200405
因為疫情的關係,今年掃墓的人潮少了,然而,不少景點、遊樂區卻湧現人群,疫情指揮中心叮嚀的「社交距離」看來很難落實。會不會出現破口,有待觀察。防疫視同作戰,敵情意識很重要,我們到目前還沒有爆發大疫情,跟我們不輕忽疫情有關。但從這幾天一些景點的人潮,令人擔心我們的「疫情意識」是否出現鬆懈跡象?

觀光局接機案官官相護
這種可能的鬆懈現象,其實早就存在,特別是在某些等同作戰指揮的部門。一個嚴重的例子是觀光局主任祕書讓員工為自己兒子接機的風波。我們之前曾指出,這風波燒出了送往迎來的官場陋習、官官相護的文過飾非,以及官員防疫的漫不經心。

這整件事情並不複雜,然而,交通部從上到下,第一時間都想大事化小,事發都多久了,次長還在組調查小組,觀光局長還在自請處分,交通部還在「釐清後再追究」,好像這是什麼錯綜複雜的大案。那麼簡單的案情,長官要下屬接機,員工敢不接?事發後還放假訊息,營造員工因熟識自動接機,逼得員工發聲明澄清。

再者,被接的「貴賓」在境外曾生病住院入境時鑽漏洞不誠實申報,這些,身為父親的官員難道不知道?知道了不告知員工卻給任務,那算什麼?別人的兒子死不完?

總之,這總共只牽涉一個手掌數得完的人,還要大費周章調查了半天還查不出所以然,這說明了什麼?

很簡單,有人想蓋牌。交通部次長第一時間在立法院備詢,連當事人是誰都不肯講,說按疾管署的做法,不會公布相關名單。問題是疾管署是保護病患隱私,你交通部要保護什麼?這官員是病患嗎?防疫作戰已經燒了兩個月,看得懂報紙電視的人都知道,疫情的傳播跟「人與人的接觸往來」有關,交通、觀光機關的高層官員在防疫作戰中的重要性,不是無足輕重的邊緣,能沒有比一般人敏感的疫情意識嗎?

難以究責工作紀律淪喪
從這角度看,那位後來還是曝光的官員,是風波的核心,一點疫情意識也沒有,甚至人與人之間基本的道德意識都沒有,要負最大的責任。就算把他調離主管職,據了解,他很快退休後還是月領高額年金可能比一半以上在職者領的還多。這樣,天塌下來只要不壓死我就好了,有沒有作戰的疫情意識,甚至更基本的職業倫理意識,那真的只有看個人的良心了。

在一個官官相護的類幫派環境下,祈求職業倫理意識、道德意識等,是緣木求魚。試想,發生了這樣簡單明了的荒唐違規,身為主官的局長對出問題的主祕還是受到「指示」才處理的,而自己也是後來才「自請處分」的交通部更是要「調查清楚」才處理。我們不禁要問,如果連這樣簡單明了的狀況,都要處理得這麼大費周章,那麼,如果有更大的事呢?

更大的事不是沒有前例。2014年,現在的觀光局長擔任台鐵局長,兩年後升觀光局長,隔年,發生交通史上傷亡最慘重的蝶戀花遊覽車翻覆事故,死了33人,請辭後經慰留;再一年,普悠瑪號列車在蘇澳翻車,死了18人,215人輕重傷,他和更前任的台鐵局長跟系統建置與管理有關,司法不起訴,行政記小過,留任。你看,這麼複雜,死了這麼多人,船過清風徐拂,有什麼事?起這些,這次,送往迎來,算什麼?

官箴、工作紀律就這樣淪喪。對一些人,追究政治責任很「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