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11-16

不思善、不思惡。啥?


【縛雞之見】
到尾來,這篇文章,到底解釋了什麼?
文章說,社會上不可以不考慮善惡,但禪宗上卻另有意指。
指什麼?從「故事」上還是不知道。


如果,文章敘述讓讀者不知道(看不懂),卻又得出結論—若非靠個人體會,就是又跑出另外兩個名詞「心」、「性」來解釋原本不懂的概念。

或是,如文章所稱區分一般人(社會道德)與修行人(不極端),來回答最初的「不思善、不思惡」。這樣的說明,焦點一直在跑,是不及格的。
這恐怕就是很多修行者,不是毫無成果,就是走火入魔的根本問題。

我期待有準確的說明讓讀者能普遍理解(即便無法深入體會),而不是依賴「不可說」或「不會說而瞎說」。


問:不思善、不思惡,乍聽之下會覺得此人很糊塗,沒原則。但它更深一層的意思是不是叫人不要自我中心,不要有主觀的價值判斷呢?
師:不思善、不思惡的人,乍看之下的確像個糊塗蟲。沒有善惡的標準當然很危險,他很可能根據本能去做事,不管對別人、對環境會有什麼影響。在這個世界上,不論個人、團體或全體人類,都需要善惡的標準,怎麼可能不思善、不思惡呢?

這裡的「不思善、不思惡」是從禪宗修行的立場來說的。當六祖從五祖弘忍得到法的傳承之後,五祖勸六祖到南方隱匿起來,否則可能有人對他不利,六祖於是帶著衣鉢到了大庾嶺。當五祖的門下發現法已經傳到嶺南去了,很多人就動身去追。其中有位曾任將軍的出家人叫惠明禪師,追上了六祖,六祖遂把衣鉢放在大石上,自己躲在草叢裡。惠明看到衣鉢,心中產生反應,大叫:「我不是為衣鉢而來,是為求法而來。」六祖聽到這句話,受了感動,從草叢裡出來對惠明說:「在不思善、不思惡的情況下,什麼是你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呢?

這個本來面目就是「明心見性」的「心」和「性」。「心」是智慧,「性」是佛性。一定要到心中無罣礙,心中不存任何痕跡,這時再看一看你的本來面目是誰。《涅槃經》中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人本來具備的條件跟佛完全一樣,所以叫本來面目。如果常常有善、有惡、有好、有壞,心中始終被這觀念所混淆,就會愚癡而沒有智慧,唯有不思善、不思惡,才能明心見性。這兩句話使惠明當下就開悟了,後來有好幾位禪師叫弟子照著這兩句話去做,也蠻有用。

其實善與惡要分層次一般人必須有善、有惡的區別,如果不思善、不思惡,一定會對社會產生困擾。至於對修行人或個人修養來說,嫉惡如仇或太執著於善都不太好。真正的灑脫自在是在善惡之上,這才是最究竟的最高境界。

6 則留言:

  1. 無神論者引用禪宗論述來論斷人間事, 莫非老共已然[沒步]了? 我看老中先由心存[原罪], 學習先由性惡論觀點來看世間事吧!

    回覆刪除
  2. 善惡本一體,你以為這邊是善,另外一邊就必然是惡。一但你以為是善,就會對惡的一邊施展惡行,人會因為善惡,而去以善對之,或以惡對之,然後所有惡行,皆因自以為善而起。

    不思善,不思惡,就是不把自己當成好人,不把別人當壞人,我們都是一樣的人,你才會找到方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句話我思考很多年
      我認為是:文言文對仗惡習的讓人誤解。

      根本無關善與惡,或者說,善與惡,只是舉例。
      實際上可能是:心智單純「存在」 vs 心智活動的「內容」

      後者有「內容」,所以文言文理解或表述為「善惡」(一正一負,代表數線的兩端,即「全部」)
      前者(存在)很單純,很直觀、無內容,更不可能被表述(所以如飲冰水,冰水也只是舉例,喝湯、做體操也都可以)。

      去閱讀一下「存在主義」或近代哲學家的研究,或許可以恍然大悟:文言文嚴重妨礙我們的心靈追求事業。

      刪除
    2. 文言文講對仗,文白夾雜,缺點就是無法寫出流利的散文,此外,因為多有中國古典內涵,

      所以無意中也形成了對現代各種實用學問思維的牽制。

      刪除
    3. 所以,佛經越看越不懂。
      越看佛經,越愛寫毛筆字。

      刪除
  3. 個人理解:
    肉體在有生之年發動的身口意三業仍是善惡有別,
    既然果報還自受,知道未來要承曾經造作受善惡,現在要承受過去所造善惡就好。
    所謂的惡人是病人,不過是貪嗔癡慢比多數人病得更嚴重的病人。
    世俗諦的規則基礎先能理解修行到一定程度,你看世間的一切可以理解各有別別不同的緣起,哪怕想改善世界也不會太在意一時一刻甚至於一生一世的得失。
    這個善惡是不是對錯好壞呢?我執之人只會執著現有的成見,覺得自己想的對?自己不會錯?
    勝義諦性空的內涵為何,我就不敢亂講了。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