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04-21

無具體內容的一中政策

川普對習近平承諾要遵守的一中政策是什麼?  VOA 20170421
華盛頓 美中兩國領導人近日在佛羅里達州的2天會面中,在台灣議題著墨不多,有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川普在2月時習近平的首次通話中,已經將美中兩國重要的政治基礎“一中政策”定了錨,不過前美國外交官說,一中政策的內容究竟是什麼,連美國總統都不一定清楚。


星期三,在美國智庫全國亞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一場針對美國一中政策的小型座談會中,前美國駐中國大使芮效儉(Stapleton Roy)說,在川普與習近平通話中表示將遵守一中政策,但由於沒有白紙黑字的明確文字表述,沒有人清楚川普提到的一中政策究竟內容是什麼

芮效儉說,他自1970年代開始參與美中聯合公報的談判,一中政策在歷經美國3任總統和7年的時間才搞定,因為其內涵涉及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與當時的中華民國之間各方的利益取捨,尤其美中彼此間對於美國售台武器的問題有極大分歧,在立場的表述和文字的使用上非常複雜,其微妙之處不要說是現在的川普總統,甚至連當時的尼克森總統自己都不甚理解

芮效儉說,尼克森曾經當面告訴毛澤東,美國不會再提台灣主權未定的說法、美國會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等到尼克森回到華盛頓之後才發現,他無法維持這個立場,因為美國從未承認北京對台灣的管轄權

芮效儉說:“因為我們從未承認北京對台灣的政治管轄權,所以我們只‘認知’(acknowledge)台灣為中國一部分,並‘承認’(recognize)北京是代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但我們不承認中國是一個對台灣有管轄權的政府,因此用‘認知’的字眼而不用‘承認’,這非常重要,因為這等於是說,我們只‘認知’(take cognizance)中國的立場,僅此而已。”

芮效儉說,大多數美國總統並不瞭解美國對台海議題的立場是什麼,而這個立場就是“無論台海未來如何都只能由兩岸的中國人自行解決”,所以有時會對台海情勢處理不當(mishandle),例如1995年同意讓李登輝總統訪美,導致後來解放軍大肆擴張軍備、台海情勢更加不穩。

不過芮效儉在闡釋美國一中政策立場與中國一中原則不同之處時指出,根據1982年的上海公報,美國的立場是“台海兩岸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不挑戰這個立場”,上海公報的說法在台灣政治未開放前還說的過去,儘管在未經選舉程序蔣氏政權當時的確代表了整個台灣,但這種說法在台灣人民自由選出自己的領導人後就無法成立了

芮效儉說:“1980年代末期台灣的政治體系逐漸開放,台灣政府的合法性不再來自它代表整個中國,而是民主選舉賦予它正當性,從那一刻開始,要再說台海兩岸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已不能反映出台灣人民的多元態度了。”

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也說,美國的一中政策是一個包含美中3公報、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等多種元素的“包裹”,它的最大長處,在於其模糊性讓美國保留了因時制宜的行動自由。

卜睿哲說:“一中政策的長處和弱點即在於其靈活性,它是一個包含各種論述性元素(rhetorical elements)的包裹,可以因不同情境與組合應用於當時的形勢,在這些元素中有些比其他更為重要,這是一中政策之所以能歷久不衰(endure)的原因。”

不過卜睿哲也說,正由於一中政策在設計上有意的模糊,就連小布希總統也不清楚其內容,因此才會在剛上任時公開表示,將“竭盡所能”保衛台灣,但他實際上已經違反了《台灣關係法》中,關於美國總統在有關防衛台灣的決定必須先通知國會的規定,因此當美國官員對一些議題在立場的表述不夠明確時,美國和台海兩岸的受眾都可能做出錯誤解讀,要平衡各方對美國立場的正確認知的確有其困難度。

卜睿哲說,台灣民主化的政治轉變與制定一中政策的時空環境有極大的改變,但一中政策的模糊性讓美國與台灣得以發展更強健的關係,也讓台灣的民主得以更為強化,由於這個政策,美台之間有明確的領域可以深化彼此的共同利益,現在台灣的發展和美台關係的現狀,與80年代美台中止外交關係後許多人曾經擔憂台灣能否存活的情況,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