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07-30

大數據入侵美術館!當你看著畫作,畫作也在凝視你○Inside(2015.07.29)

Comment
Democracy seems to be the ultimate value of our days.  However, a seesaw battle continues between democracy and profession.  Which one do you prefer: quantity or quality?

We, the fleshy one, will certainly obtain convenience and efficiency along with the evolu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Just surrender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to the big data bank, and then let the huge system operated by good or bad guys serve you.

No, it is the efficiency, rather than value, that runs the world.    revised at 2100

民主似乎是這時代的最高價值,但永遠與專業在拉鋸——要量,還是要質?

時代不斷加深電子化程度,物聯網串連一切事物,就是大數據的金礦。

你要更方便、更有效率嗎?請交出你的資料給大數據,然後讓不知道是好人還是壞人的人與制度,來為你服務。


大數據入侵美術館!當你看著畫作,畫作也在凝視你○Inside(2015.07.29)
一個冬日早晨,一群科技專家在紐約古根漢博物館來回逡巡,在穹頂建築下,找尋隱密之處,好將手中的迷你電子感應器掩藏進去。未來,這些裝置將能傳遞藝術作品的資訊到參觀者的智慧型手機裡,同時,參觀者的一舉一動,也都被記錄下來。

今日,當你懷著鑑賞藝術的感性情緒步入博物館或美術館,它們也正以科學的方式,將你填進龐大的資料庫裡面。當你凝視著作品,作品也在凝視你

《華爾街日報》記者 Ellen Gamerman,去年十二月撰寫了一篇長文,探討向來營利性質相對較低的美國博物館,也跟上了梅西百貨、沃爾瑪超市等商場利用大數據的趨勢,分析上門的訪客行為。從展場設計、捐款呼籲到紀念品店行銷策略,數據正在扭轉博物館管理的每個環節。

大數據入侵博物館
自你一進博物館,忍不住拿出手機連上網路,就成為資料庫的獵物。大都會一年湧進 600 萬參觀者,館方卻對這大批人潮毫無頭緒。直到去年終於有了動作,要求參觀者連結館內提供的 WIFI 時,必須鍵入 email,不出幾個月,就蒐集到 10 萬個電子信箱。

大都會也嘗試在展場四處安裝數位 Becaon,於是,它能傳送鄰近作品的詳細資訊給你,交換條件則是,你在某一幅畫前佇足良久,或者直接跳過一整層樓,在紀念品店買了什麼,在博物館裡蹓躂了多久,也通通進入大都會的電腦資料庫裡頭

「我要知道,大家到底都在關注什麼,他們喜歡什麼,他們更偏好看到哪種展品,而且我們要能立刻實現他們的願望。比方說,如果有個人對某一幅畫表現出興致高昂的樣子,他們就可以獲得相關畫冊的折價券,或是一道餐廳裡以該幅畫為靈感製作的餐點折扣。」大都會數位長 Sree Sreenivasan 說,這一切都是為了帶給參觀者更個人化的體驗

當然,博物館最期待的還是從大數據中淘出真正的金礦。美國麻州 The Norman Rockwell 博物館,也跟數據分析公司合作分析紀念品商店的客戶購買模式,成效斐然,去年營收從 16% 成長到 20%。未來他們計畫在行銷活動中加入更多諸如年齡、參觀的展覽或講座的變因,期望結出更豐碩的成果。

用資料換好康
德州達拉斯美術館的「常客專案」,則請訪客在美術館周遭特定地點用手機或 kiosk 機器打卡,館方得到客戶行為資料,像是他們造訪的頻率、聚集最多人潮的展演項目、最乏人問津的作品是哪些。而交出自己資訊的客戶呢,可以享有免費停車、特展門票或進入美術館內私人劇場的權利。Bryan Smith 兩年前和妻子加入了常客專案,去年就因為累積了足夠的打卡點數,讓妻子獲得一次在美術館變妝 1930 年代風格的機會。

而明尼亞波利的美術館,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彙整成千上萬民眾的意見,詢問他們對於近期預定展出的主題有何意見。假如多數人興趣缺缺,就有可能把該檔展覽延期、或者移到較小的展間。該美術館的首席互動長(chief engagement officerKristin Prestegaard 說,博物館文化已發生劇烈轉變,策展人不再只能憑藉自己對藝術史的認知舉辦伴孤芳自賞的展覽,而是必須考慮觀者的偏好趨勢

從印象到寫實,大數據讓藝術民主化了嗎?
全美各地愈來愈多博物館投入數據科學。過去的參觀者宛若印象派畫作,朦朧難以捉摸,科技把每個人都描繪成了一清二楚的寫實作品。於是博物館方能夠按照過往的紀錄,針對性的為不同人發送不同展覽訊息。而從教育面來說,數據也能幫忙博物館找到最有效率的工具,因材施教,為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說明牆上掛的畫或玻璃檯上的雕塑。

藝術不再高不可攀,透過大數據,讓每一個人都掌握了一點策展的決定權,事情總有好壞兩面,蒐集個人資訊引發的隱私疑慮,在博物館內當然也有同樣的爭議。

此外,表面看似民主化,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對博物館這種數據逐漸凌駕專業的傾向買單。逛博物館跟逛超市的動機並不一致,這麼說吧,也許我們會很樂意收到全聯傳送的折價券,但若北美館利用同樣的方式,跟蹤我們的喜好,反倒可能限制了探索的樂趣。

如果你是一名藝術愛好者,你會期待台灣的美術館落實大數據,把策展的權力交給所有參與者嗎?抑或,你會希望維持由學養似乎更淵博的策展人,引導你進入美學的領域?

當然,在此之前,我們還是先期待台灣的博物館、美術館認真開發一個好用的 app 比較實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