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07-30

戰勝永不滿足——傷口雖然癒合,但傷痕猶在

Comment
Chinese opinion leaders as well as PLA officers claim that China should keep massive armed forces if threat from outside exists and that the temporary mass suspension of civil flights for military maneuvers is the test of patriotism.
They make sense, though in a narrow way.
However, it will lead to revenge without rationale to claim that the scar is the reminder of a healed wound.
Should Chinese always keep in mind Japanese invasions from 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1945?  Didn’t China defeat Japan in the Second Sino-Japan War in 1945?

How could the wound heal completely, if no victory counts and only defeats should be remembered?    Revised on 2010731

「空中交通受干擾將考驗公民對建設一支更強有力的軍隊的愛國主義支持程度」,這是朝鮮的先軍政治!

「只要我國面臨的國際威脅沒有消除」?
有史以來,沒有一國無國際威脅。

「傷口雖然癒合,但傷痕猶在」?
藉由加入美國參戰的太平洋戰爭(= the second Sino-Japan war),中國不早就是戰勝國了嗎?
已經戰勝,恥辱為何還在?

中國何時才能無恥呢?

中國紀念甲午戰爭,強調不忘舊恥紐約時報 (2014.07.29)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0729/c29leaders/zh-hant/
想像一下吧:中國受到來自國內外的威脅,國家的統治者和軍事指揮官們沾沾自喜、貪圖享樂、腐敗墮落,在一次戰爭中被日本打敗,把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大國進一步推向崩潰。

這就是一個多世紀前的中國形象,當時中國處於清朝的沒落時期,這個形象對共產黨領導人來說仍是一個強烈的噩夢,在紀念與日本的一次戰爭開戰120周年之際,政府推出了大量圖片、演講和官方評論,以從那次失敗中吸取教訓。

中國士兵在京郊進行刺刀訓練。重溫舊日國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着手各項改革,重整中國軍隊。

那個時代的教訓如今變得尤為重要,中日關係比以往幾十年來的任何時候都緊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開始推行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推動軍隊改革,在全軍和全黨中遏制腐敗。

在黨報《學習時報》周一發表的一篇採訪中,解放軍將領兼政治委員褚益民說,「侵略者的戰績碑對中華民族來說就是恥辱碑。現在傷口雖然癒合,但傷痕猶在,當前最需要喚起的就是強烈的恥辱意識,勿忘國恥、勿忘軍恥,知恥而後勇。」

周五是那場戰爭正式開戰的周年紀念,中國人稱之為甲午戰爭,英語通常稱之為第一次中日戰爭。一個「甲午」在中國傳統曆法中代表一個60年的周期;2014年又是一個甲午年,給這個周年增加了份量。

好像是為了強化這個軍事信息,中國軍方已宣布進行軍事演習,覆蓋範圍包括中國的東部沿海,民航當局已暗示演習造成了商業航班的嚴重延誤

中國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說,空中交通受干擾將考驗公民對建設一支更強有力的軍隊的愛國主義支持程度

周一,他在擁有廣泛讀者的《環球時報》發表文章寫道,「只要我國面臨的國際威脅沒有消除,較大規模甚至更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還會發生,這將一次次考驗民眾的國防意識與擔當精神。」

日本和中國的滿族統治者之間的衝突,是從競爭朝鮮半島的主導地位開始的。滿清朝廷認為其軍力能壓住日本,然而,日本的海軍和陸軍輕鬆地打敗了對手,進入了中國的東北,孤立了台灣。

那場戰爭於18954月結束,清廷與日本簽署的條約結束了中國對朝鮮半島的控制,把台灣和中國北方領土割讓給了日本。這次失敗暴露了中國軍事力量的脆弱,一系列的政策變化未能挽回局面,清朝最終於1911年瓦解。

當時,中國主張大膽變革的人說,中方戰敗顯示了日本外向的明治維新的成功,與清廷的僵化形成鮮明的對比。然而,共產黨領導人已經把周年紀念變成一種用以強化黨的愛國復興軍事戰備主題的模板。

《解放軍報》周一在頭版發表文章,「2014,又一個甲午之年。」文章說,軍隊在利用這個周年的機會,強化準備對付外部威脅的必要性。

「今日中國,民族復興的目標從未如此之近,民族復興的阻力也從未如此凸顯,」該報寫道。

「我國周邊熱點增多,燃點降低,個別大國在亞太地區煽風點火,日本軍國主義欲借屍還魂,」文章說,並提到南海中的領土糾紛。「我們家門口生亂生戰的可能性增大。」

並非所有甲午戰爭的教訓都是針對國外的。中國教科書把1895年的戰敗描述為腐敗和貪圖享樂的代價,這些問題嚴重削弱了清朝統治,讓其軍隊裝備不足和訓練不良。習近平已將反腐敗運動擴大到軍隊的高層,在這個方面,120年前的教訓並不遙遠。

褚益民對《學習時報》說,「對軍隊來講,腐和敗就是一對孿生兄弟,一旦貪腐成風,就離打敗仗不遠了。」


6 則留言:

  1. 由於甲午戰爭分裂的臺灣省至今還沒有統一,日本趁甲午戰爭開戰之機攫取的釣魚島至今還沒有收回,日本許多人至今還不承認侵略歷史和戰敗事實,許多受害者比如慰安婦、強征的勞工至今還沒有獲得賠償,中國的土地上還存在大量的日本遺棄的化學武器至今沒有得到處理,陸續有新的受害者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說“傷痕猶在”有什麽錯誤?對不認錯的加害者提高警惕,增加實力,避免再次受害有什麽錯誤?該反省的是加害者而不是受害者吧!

    回覆刪除
  2. 分裂,是什麼意思?

    蒙古也還沒統一中國。

    傷口與傷痕,翻來覆去都是一張嘴。
    恨,才是不變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蒙古不但還沒統一中國,也還沒統一俄羅斯:)

      刪除
    2. 糟糕,歷史講不完了。

      因此,歷史不可以不疲。
      要適可而止。

      刪除
  3. 中國何時才能無恥呢?

    雲大, 這不可能!!!有5000年文化怎能改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